转自:上观新闻
现在有句话颇流行:“北有中关村,南有深圳湾,东有长阳谷。”中关村在北京,深圳湾在深圳,但长阳谷在哪里呢?说实话,数年前,刚开始听到身边的朋友顺口溜般地“溜”出这几句话,我还真没搞清楚这“长阳谷”是地理版图上的哪条锦绣“山谷”。直到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,我骑着一辆共享单车独自向长阳谷进发……
(过往推送《“老杨浦”打卡新地标①:杨浦滨江,从昔日老工厂“锈带”到风景“秀带”》,点此阅读)
(过往推送《“老杨浦”打卡新地标②:沪上“小故宫”,古城楼式建筑里的宝藏图书馆》,点此阅读)
长阳路上有个长阳谷?而我这个居住在离长阳路不远的杨浦人竟然还不知道。被朋友一阵数落后,甚是汗颜。于是,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,我骑着一辆共享单车独自向长阳谷进发。约莫10分钟光景,我到达了长阳路1687号,一片绿意盎然的开放式园区顿时映入眼帘,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镌刻着“长阳创谷”4个大字,在阳光的映照下分外醒目。
想不到,昔日的中纺机,如今竟然“涅槃”成一条不是锦绣山谷、却胜似锦绣山谷的长阳创谷了。
整个长阳创谷占地11万平方米,规划总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。步入“谷”内,我不由大为惊叹:完全认不出,彻底是旧貌换新颜了。凝望长阳创谷的入口,那带着浓浓“锈色”的巨大烟囱依然矗立,秀美的凌霄花顺着百年历史的工业遗迹攀爬而上,怒放着勃勃生机。原来中纺机备件仓库外立面上,带着历史记忆的巨大马赛克墙与“谷”内众多高科技创新企业交相辉应。昔日纺织机械的轰鸣声已成为尘封的历史,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创业者奋发有为的键盘敲击声。
巨大的马赛克墙
长阳创谷的前身是建于1920年的日商东华纱厂,1945年由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接收,1952年改为中国纺织机械厂。时光荏苒,迈入新世纪,杨浦区积极发挥科教人才优势,推动区内创新创业主体发展,走出了一条从“工业杨浦”到“知识杨浦”再到“创新杨浦”的创新驱动、转型发展之路,2012年闲置了10多年的中纺机,开始走上了从“厂”到“谷”的蜕变。昔日破旧的厂房变成了一幢幢现代化办公楼。从常年闲置的破旧厂房,变身为地标式的创新创业街区,汇聚了众多创业者在这里研发最前沿的科技。同时,长阳创谷依托周边复旦、同济等十余所知名大学和百余家科研院所,形成了无边界创新生态系统,海内外大批青年人才将长阳创谷作为逐梦的空间、腾飞的起点。
日商公大纱厂第一厂全景
中国纺织机械厂旧照
行走在创谷的园区,我依旧可以找到昔日中纺机的不少踪迹。在长阳创谷的设计中,遵循修旧如旧、有机更新的理念,整个工厂主体建筑被完整保留,几十年的老厂房里原有的桁车、吊臂重新改造为过街廊道、园区装饰。百年厂房里一排排有韵律的桁架结构、光影感极强的气窗屋架空间,以及铁轨、管道、仪表、控制箱等一件件锈迹斑斑的工业遗存,经设计师的巧妙构造,重新赋予它们新的生命,并有机结合到规划与建筑、公共环境的营造中,并以“双创”的形式涅槃重生。
漫步在长阳创谷,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科技感十足,在这里时刻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营造的创新氛围。“十字光廊”分布在园区核心区域,由两条呈十字交叉的长廊组成,科创企业沿长廊两侧分布。这样大面积的走廊如果要通过人工去清理,不但要消耗许多人力,众多的保洁人员活动也会影响走廊两侧的创业者办公。于是,这份“苦差事”便交给了能悄无声息工作的洗地机器人。我环顾偌大的园区,宽阔的草坪上,两台精准无线定位的剪草机器人正来回往复地进行3D打印式剪草作业。L4级无人驾驶通勤车穿梭往来,随时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。
长阳创谷集聚了约2.5万白领创客,由于园区内不少创业企业经常加班到深夜,年轻人喜欢创新的生活方式,喜欢接受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商业模式。长阳创谷便引入“缤果盒子”,利用5个集装箱,打造一片“无人部落区”,集合了无人奶茶店、无人便利店、无人健身房的新业态。鲜食区可以通过手机扫二维码,获取最为新鲜的快餐美食,喝杯奶茶也可以选择让机器人小哥帮你调制。工作累了,随时可以到无人健身仓、无人乒乓仓,与机器人“教练”来一场巅峰对决。在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里,随时都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助购物、结账。
缤果盒子在长阳创谷利用5个集装箱,打造AI+缤纷生活品牌“无人部落区”。
无人驾驶的安防机器人在园区流动巡逻
几年前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时,作为首批入选上海市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的园区,长阳创谷在此次大会上全程展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落地应用,并运用VR等高科技互动方式展现长阳创谷数字化实景,吸引了众多中外嘉宾的目光,一个充满希望的长阳创谷正展现在世人面前。
杂志编辑:徐烜
校对:王礼荣
新媒体编辑:陆闻天、施雨